朱润福谈巴乌及葫芦丝
演奏家、作曲家、国家一级演奏员朱润福先生是中央电影乐团老一辈的音乐艺术家。曾在60年代为北京电影科技片《美丽的西双版纳》的音乐录音时就吹奏了巴乌。 当时北京并没有生产巴乌的,该影片作曲者丁炬女士,只能从云南带回两支长短不一的巴乌,它时用白色细管竹加吹口上按上一个簧片,有7个指孔,孔眼特别小,吹奏时音色还不错,就是音量太小,好象是蚊子发出的音量大三倍至五倍,为了电影音乐的需要,只能靠录音师把音量调大后进行录音,否则无法使用。再说这一长一短两支巴乌没有固定的调,也找不到标准音440,乐器做的非常土,又不规范,在这样的条件下,还是把《美丽的西双版纳》电影音乐录音完成了。 随着社会的发展,民族乐器得到进一步的改革,在北京也有了生产巴乌和葫芦丝乐器。我工作中所用的巴乌及葫芦丝都有张京军的特制。他做乐器时选料讲究,从紫竹,葫芦,及簧片等均选上等好料作为质量的基础,在工艺上强调精细,重视乐器的音准、音色、音量,为专业演奏者所需,要什么调的巴乌和葫芦丝,就做什么调,而且标准音在国际上统一起来,不仅与民族乐队一起合奏、重奏、独奏,而且也能和西洋交响,乐队一起演奏,乐器非常规范,不象60年代那样的巴乌,很难使用。 我在1989年参加奥地利举办的维也纳音乐艺术节上吹奏巴乌,独奏“云岭”得到了好评,好多外国观众听完音乐会后,特地到后台来参观巴乌这种新鲜的民族乐器。 又在2000年参加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国文化艺术节上吹奏,葫芦丝独奏的“云岭”一曲,深爱外国朋友的喜欢,演出结束后,有一位华人云阳博士董事长,经昆兰士中国协会长陈帆先生介绍,向我学吹奏葫芦丝,他经过半年多的自学,现在能上台表演,得到观众的欢迎。巴乌和葫芦丝在海外演出很受欢迎的乐器。 在演奏时作品好,演奏好才能得到观众的喜欢,但是自己没有一件好的乐器,即使什么都好乐器不好,就得不到好效果,说明使用一件好乐器有助于演出效果,希望大家使用乐器时,千万要注意这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