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丝的构造
葫芦丝主要由主管、簧片、附管、葫芦四大部份构成
主管:旋律管,开有多个按音孔。傣族旧式主管上开有六个按音孔(前五后一),适合吹奏傣族民歌小调。现今流行的被称之为传统葫芦丝的主管是从旧式主管改良过来,上面开有七个按音孔(前六后一),可发九个全孔音及八个半孔音(或组合孔音),主管背面下方还有一个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。
簧片:发声部件,安装在竹管一端。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,材料以铜质为主。
附管:辅助(合声)发音管。常见的为一附管发一单(长)音,高音附管
发主管第五孔音;低音附管发主管第一孔音或主管第三孔音两者任选。一般的葫芦丝只有一个高音附管,附管和主管有机的配合可以使音乐更具活力,附管音孔,按住时附管不发音,打开时附管发音。
葫芦:葫芦起漏斗作用,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。葫芦品种繁多,全国各地均有种植,形状以亚葫芦为佳。
卡子:的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丝构造上的稳定,使附管与主管牢牢捆在一起。
主管尾塞:它起到的作用是使低音区的发音更加圆润。
拆卸功能托:主要作用是起到葫芦与竹管有机的结合,竹管牢牢的插入葫芦内,密封、不漏气。由于此托的使用,竹管可以不用粘死在葫芦上,起到随时拆卸,可利于专业人士及对葫芦丝簧片发音原理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,进行时时的簧片调整。
巴乌的构造:巴乌构造比葫芦丝简单,造型上与竹笛相似,制作原理与演奏方法和葫芦丝基本相同。巴乌是用嘴包着吹口横吹,在它正面开有六个按音孔,背面开有一个按音孔,一共七个按音孔。在下面还有一个出音孔。所以在制作和构造上与葫芦丝是基本相同的